近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,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、局长章建华在《时事报告》发表署名文章,提出要以时不我待、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投入工作,以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。
文章提出各国普遍重视新能源发展,风电光伏仍是新能源发展的主体,储能和氢能是新能源发展的必要支撑,多元融合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。
关于装机: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,我国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将达到50亿千瓦以上,约是目前装机总量的5倍。
关于成本:风电和光伏开发成本十年来分别下降了60%和80%,风电平均度电成本降至0.26元、光伏度电平均成本降至0.31元,实现平价上网。
能源消费: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能源消费还将保持刚性增长,据研究机构测算,未来几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每年将保持2%左右的增速,折合约1.2亿吨标准煤,如果其中一半由风电光伏发电保障,则每年需要新增风电光伏发电装机约1.5亿千瓦。
未来如何做?
加强顶层设计。一是加强规划引领。二是持续完善发展政策。三是大力促进绿色能源消费。
三是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。推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应用示范县和示范乡镇建设,加快构建广泛覆盖、结构优化、功能多样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,支持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。
三是加快先进技术应用。支持先进技术商业化,结合重大能源项目建设,对首台(套)、国产化装备使用提出相应要求,通过规模化应用提升先进技术应用水平和国产化设备的可靠性、经济性和先进性,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。
二是健全完善能源市场体系。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,完善电力中长期、现货、辅助服务交易有机衔接机制。适应新能源大规模接网需求,进一步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和绿证绿电交易机制,促进绿色电力消费。明确各类新能源项目参与市场的时间表、路线图,推动新能源发电稳妥有序进入市场。研究促进智能微电网发展的改革措施,积极培育新能源开发利用的能源生产消费新业态、新模式。
三是加强标准体系国际衔接互认。加强绿色低碳能源技术、标准制定等国际合作,推动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国际认可,有效应对美西方碳关税政策影响。
光伏、风电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。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,2023年,以新能源汽车、锂电池、光伏产品为代表的“新三样”合计出口1.06万亿元,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,增长了29.9%,国际市场份额遥遥领先。
2024年5月6日,在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之际,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巴黎举行。会议期间,中法企业家代表围绕产业创新与互信共赢、绿色经济与低碳转型、新质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三个专题进行研讨,就进一步深化中法经贸合作提出建议。
在应邀出席的企业中,能源央国企主要负责人包括国家电力投资集团董事长刘明胜、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、中广核董事长杨长利、大唐集团董事长邹磊等;
光储双赛道民营企业领袖包括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、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、天合光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等;
锂电池企业领袖包括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、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、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等;
新能源车及充电企业主要负责人包括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、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、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、星星充电创始人、CEO邵丹薇女士等。
闭幕式后,中法双方企业签署金融、核能、航空、制造业、新能源等领域15项合作协议。从签约内容看,中法已经从传统能源、核电、航空向新能源和绿色科技产业拓展。
青海德令哈光热电站装机容量50兆瓦,配置熔盐储能系统,设计年发电量1.46亿千瓦时,每年可节约4.6万吨标准煤。
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干流,装备了16台单机容量为10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,这些机组使该站在全球具有最大的单机容量。图为吊装机组转子。
中广核惠州港口10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,该海上风电场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约30亿千瓦时。
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,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“四个革命、一个合作”能源安全新战略10周年。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,坚定不移把能源革命引向深入,以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,为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(作者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,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、局长)
(转自《时事报告》)